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荧屏“30+”女性形象频出:还需更高创作视角
2020-08-11 15:48:07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荧屏“30+”女性形象频出:还需更高创作视角

  近期,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和电视剧《三十而已》走红荧屏,将“女性30岁”这一话题一次又一次顶上热搜,拨动女性观众的神经。正如《三十而已》中钟晓芹上司的“扎心”考问:“站在30岁的门口了,知不知道什么叫三十而立?”进入30岁,对于女性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些影视作品以“30岁”设立界限、展现社会各阶层女性群像,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还是制造了剧里剧外的生存焦虑?有观众认为,“每一个角色的遭遇都让人感同身受”,也有网友批评,“这类剧用多倍镜放大当下社会中的一些情绪,本质上是在贩卖焦虑”。不可否认的是,这类影视作品的确存在迎合市场的爽剧特质,但也确实反映出当下女性群体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人物典型、细节感人,引发女性群体共鸣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三位主角之一的资深“沪漂”王漫妮在上海打拼8年,却囿于在城市里扎不下根和不甘愿回家乡的困境;另一名主角全职太太顾佳把家庭和老公的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却仍逃不过婚姻被入侵者击溃;第三名主角都市白领钟晓芹在30岁的关头遭遇了生育意外和婚姻破产的双重打击……这些“30岁女人”的经历,正是无数在职场拼搏的中国女性的缩影。在各自不同的人生赛道上,她们以自己的方式奔跑着。王漫妮有梦想、有拼劲,但在人生选择上存在着脱离自身实际的虚荣想法;顾佳行事果决、目的性强,但同时也展现出心机深重的一面;钟晓芹天真善良,但对于自己的家庭和职场都缺乏主见和掌控。这些性格各异、人设并不完美的女人,以及她们面对生活的困顿、失意和抉择,引起剧外女性群体的强烈共鸣。剧中角色性格真实饱满、角色境遇贴近现实,因此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全职太太算不算独立女性”“生育应该有计划还是顺其自然”“房租该不该占去收入的一半”等话题在网络空间不断发酵,引发网友热议。

  主角之外,剧情还设置了“太太圈”和早餐摊老板娘两种同年龄段却过着截然相反生活的女性群体作为对照。或许这两类人群离电视剧目标观众的生活并不近,但它却在对照中揭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