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8月10日电 题:胡旋舞石刻墓门:记录了一段很炫的舞蹈
新华社记者罗毓、谢建雯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有两扇胡旋舞石刻墓门。黄褐色的长方形石门铁锁紧扣,每一扇中央各浅雕一名胡人男伎,二人旋转、跳跃,舞姿恣意,似在斗舞,身上舞动的飘带和流动的卷云彼此呼应……
1985年4月,宁夏博物馆考古队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发掘出这件文物,这是首次在唐代墓葬中发现展示胡旋舞的实物。这件国宝级文物上展示的胡旋舞画面,深刻反映了我国民族迁徙与融合的过程。
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是西域的一种民间舞蹈,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盛行于唐。据窨子梁唐墓墓志记载,墓主人为中亚粟特人,史书称粟特人为“昭武九姓”,以康姓为首。《新唐书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