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风雨桥 宋文摄
在中国的西南方,有这样一座桥。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
这就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像这样的风雨桥也有不少,它们就像一部文明史,记录了中国的文化传承,把不同的时代串联了起来。
独具特色的建筑
风雨桥,也被称为花桥、福桥,是侗族、瑶族、壮族、畲族等民族聚居地特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风雨桥正是伴着这些民族的发展而来。因为行人过往能在这里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中国北部造桥多用石头,而中国南部多雨水,森林资源丰富,因此,遇水架桥,木材便被普遍使用。
湖南安化多山也多水,于崇山峻岭间,随处可见溪涧与河流蜿蜒曲折地流淌。桥为水而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域风格,再加上那条曾经繁荣了很长时期的茶马古道,造就了安化风雨桥古建筑群落的形成。
风雨桥的桥身是用木头制成的,纵横交错,结构精密,虽不用一钉一铆,却能抵御百年风雨的侵袭。
程阳风雨桥即是如此,它似桥似亭,又似楼似塔,桥身使用大小不等的杉木榫卯相连,未用一寸铁钉,却屹立至今。
在中国现存的风雨桥中,侗族建造的风雨桥别具一格。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会同时拥有风雨桥、鼓楼、吊脚楼这三种建筑。侗族人称自己的建筑艺术为“干栏”。《魏书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