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在铁西寻找班宇:易烊千玺和李健都是他的粉丝
2019-12-07 10:00:55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寻找班宇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远航

  从低矮的桥洞穿过去,就是铁西。头顶传来火车的呼啸声,轨道在夜幕中变得明亮了一些。两边的工人社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如今这些居民楼像是一叠陈旧的麻将牌,依然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窗户上可以看到佛具店和足疗的招牌。整日游荡的人裹紧衣领,醉汉步伐不稳,摇晃着前行。再往前走,就是工人新村。新生活在等待他们。

  这是作家班宇长大的地方。曾经的工人子弟,后来的摇滚青年,班宇熟悉这片工业城区的地理与伦理。大学毕业后,班宇没有离开沈阳,而是回到铁西生活,他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并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近几年,以当代东北为背景的小说迅速崛起,吸引了外界的广泛关注,领军人物包括双雪涛、班宇,还有郑执。他们作品的面目各不相同,但都跟老工业区有关系。长久以来,社会大众借助影视剧和网络文化,参与了对东北的想象构建,而青年作家们借助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历史地理,不断对这种东北想象进行祛魅与重构。

  相比于双雪涛和郑执,班宇出道更晚,但很快受到外界的瞩目,带着一股子生猛劲儿。2018年9月,班宇的首部小说集《冬泳》出版,作品不断出现在各大文学期刊上。无论是文学界还是普通大众,都注意到了这个来自沈阳老工业区的青年作家。先是批评家李陀撰写长文,后来易烊千玺和李健等公众人物纷纷晒书。

  班宇的独特性在于,他不断趋近那些真实的地理空间,复活了一个实际存在过的铁西。与此同时,他又借助语言构建出一个丰富而又自洽的虚构世界。班宇的语言很有活力,结合了方言和口语,经常是起笔写实,落笔抒情,仿佛从坚硬的陆地跳入水面,从尘土伸向虚空。那些主人公和班宇一起生活在这里,他们外表看似冷峻,或是诙谐,实则内在温热,甚至炽烈。

  工人村

  班宇在小说里写,工人村位于城市的最西边。尽管墙上贴上了“历史建筑群”的牌子,但里面很多地方还住着居民。房子都重新用红漆粉刷过,盖住曾经的革命口号和领袖语录。夕阳铺在墙面上,映照出一种温暖色。

  有的窗户上挂着一排大葱。院子里面,白胡子的老头收留了很多流浪狗,将自己的旧衣服铺在墙角,作为简易窝棚。一位头发刚刚灰白的高个男子,下身只穿了紧身棉裤,像是一名退役的运动健将,在楼门口疏通下水管道。

  这批三层苏式砖楼于建国初期盖成,原本有179栋,现在只剩32栋。最早住进来的都是先进标兵,有的墙上挂着“五好楼院”的牌子。几家共用卫生间和厨房,是普遍的模式。那时候工厂效益好,日子兴盛。到80年代,周边盖起了独门独户的新式楼房,砖楼里的居民们矛盾开始显现,刚入住时还相敬如宾,时间一长,能为油盐水电打得不可开交。班宇出生于1986年,小时候的家就在这片红砖建筑旁边,父母是沈阳变压器厂的职工。

  90年代,更多的人起身上岸,住进商品房,留下的都是时代的钉子户。距离工人村不远的黄海花园小区,是最早的一批商品房社区。以前都是单位分房,现在要花钱买了,很多人觉得新鲜。

  当时,铁西周边陆续发生重大的社会事件,比如著名的“三八大案”。有一次,班宇和朋友们在院子里玩游戏,警察手持大喇叭,让他们把父母们叫到楼门口,拿着复印纸,向他们描述嫌疑人的相貌特征。一开始,人心惶惶的,后来时间久了,大家也都爱搭不理,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足疗按摩是中年人的半夜新时尚,老头老太太周末就去佛店和教堂,少年们打台球和游戏,有钱就去租录像。

  如此生活三十年。30岁的时候,班宇决定写小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工人村。他以这个地方为核心,写了一组短篇,互相之间又有串联,类似于美国作家舍伍德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