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超女重聚为何如此尴尬
2020-04-22 16:55:4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2006年的超女选手,前不久重聚于一档综艺节目,观众以为会看到一波令人感动的“回忆杀”,没想到场面令人尴尬,有网友用“《甄嬛传》都写不出的‘姐妹情深’”来形容这次相聚。

  简而言之,这期节目发生的尴尬是:尚雯婕在舞台上时,2006届超女前六强唱着当年的歌登场,尚雯婕当场落泪,其他人的反应却显得麻木。在尚雯婕感慨“很多人过了这个站,就会慢慢失去联络”后,唐笑说“那我们聚会,你也不来啊”,许飞说“我微博私信过你,但你从来没回复”……从一起参与节目录制的沈腾跟贾玲的表情看,2006超女同台的这番话不像是开玩笑,更像是“翻车了”。

  如果仅仅是录节目出现这么一点尴尬,超女重聚还不至于成为一桩“娱乐事件”,在节目播出后,许飞发的一条包含了“尚雯婕觉得我不配加她微信”内容的微博,在微博上激起不小反响……从综艺舞台到社交媒体,这场超女聚会可谓“一地鸡毛”。

  被简称为“超女”的音乐选秀节目全名为《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于2004年起举办的现象级电视节目,第一届贡献出的知名选手有安又琪、张含韵,第二届捧出的李宇春、张靓颖影响最大,作为第三届“超女”的冠军,尚雯婕至今仍活跃于歌坛与娱乐圈,同届活跃的选手还有谭维维。

  这三届《超级女声》深刻地影响了娱乐圈,更具体一点说,是给电视综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超女的选秀模式、投票方式、造星方法,在此后长达10多年里,不但被各大电视台使用,也给观众甚至公众的娱乐思维造成了不小的撞击,可以说《超级女声》后来的节目虽然消失了,但它留下的“遗产”,早已根深蒂固地刻入业界和观众的思维当中。

  当年的《超级女声》引起极大关注也有巨大争议,在刷新了明星制造模式、造就“草根时代”最大辉煌点的同时,短信投票、舞台煽情、签约造星等,无不隐藏了利益,这些利益也为节目带来了纷争,并成为最终导致节目停办的诱因之一。但不得不承认,早期的《超级女声》在格局上是比较大的,制作方的娱乐理念,是与陈旧彻底作别了的,在节目的呈现上,是对观众心理进行了精准揣摩的。

  按照正常逻辑,当年的超女重聚,应该像“《红楼梦》剧组重聚”“《我爱我家》剧组重聚”等聚会一样充满怀旧与感动色彩,但显然效果并非如此,后面两个剧组聚会时的温暖与动情的情境,没能在超女重聚时复现,众多网友在加入到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时,想必也有“大相径庭”的感受。

  用年龄与时代,或能解释超女重聚的尴尬。《红楼梦》《我爱我家》剧组成员,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人,就算剧组里最年轻者,年龄也都进入了中年,他们在参与拍摄时的社会环境与价值观念,都决定了在融入一个团体的时候,是要放弃一些个性的,那个时代,也不怎么允许一个个性过于突出的人给“集体”抹黑。

  但进入2000年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是沐浴着新世纪的光辉成长的,他们的个性本就与过去时代的人不同,不掩饰自己的立场,有话直说,不顾虑面子,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普遍特点,社交媒体的发达也放大了这一特点,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发声筒”……网络环境的耳濡目染,也使得一些小的误会或者不成熟的见解被过度解读,最终导致了隔阂的产生。

  超女重聚引发的尴尬让人看了不舒服,但社交媒体上对于超女往事以及现实琐碎的“挖掘”,更让人觉得别扭,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如此热衷对人与人的关系作出如此复杂的解读?为什么不能用简单、淡然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鸡毛蒜皮?也许,从超女节目诞生的第一天起,这个结果就已经埋下了种子,还有一种可能,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最终让所有人都难逃与一个又一个的尴尬场面迎面相撞。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