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所有活动免费!去海丝起点泉州看40国艺术家演出
2019-11-09 14:39:4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将变成一个艺术的海洋。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以下简称“海艺节”),将于11月22日~27日在福建泉州举办。

  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宣布,海艺节将分为艺术展演展示、艺术发展论坛、网络艺术节三大板块,将有来自韩国、日本、泰国、印尼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个文化团体、1200多名艺术家倾情演出。

  无论是地方文艺团体,还是国外艺术团体的表演,海艺节各项活动均免费向市民开放。整个海艺节的活动,有的在泉州古城的街头巷尾,有的在县(市、区)的名镇名村,有的在高校、中学、企业,群众、嘉宾、游客都可以现场参与,共享艺术盛会。

  泉州洛阳桥(叶晓峰 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李芸生 摄)

  泉州在唐朝,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艺节期间将举办“‘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回归故里”活动。清道光二年(1822年),“泰兴号”商船从泉州出发驶向古称爪哇的印尼,途中触礁沉没。100多年后,“泰兴号”被打捞,出水35万多件清代青花瓷器,见证了数百年前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

  艺术展演展示包括开幕式文艺演出、海丝非遗展、“一带一路”艺术演出周、国际木偶展演、国际南音大会唱和海丝书画小品展6个项目,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泉州提线木偶(陈英杰 摄)

  海丝非遗展以“一条海上丝路,万千非遗瑰宝”为主题,邀请11个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国内20多个省(市、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展出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130个项目。在国际展区,卡拉姆卡里是一种印度南部的手绘印花棉纺织品,参展艺术家里亚兹汗·巴查汗创作的卡拉姆卡里作品曾被作为印度国礼;土耳其陶瓷艺术家古尔逊复兴了在17世纪近乎失传的“伊兹尼克陶瓷艺术”,2009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活态传承人”称号。

  南音演唱(陈英杰 摄)

  国际南音大会唱将于11月21日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开幕,延续到11月30日。来自菲律宾、日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9个南音社团,香港、澳门、台湾和深圳、漳州、泉州的24个中国南音团体参加。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之称,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