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在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宿昆博士通报了重庆市首例无症状感染者被发现的案例。
三例确诊病例感染来路不明
宿昆介绍,1月24日除夕当天,重庆市疾控中心接到某县疾控中心求助,称该地出现了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但无法查明感染源。
“接到报告后,我们就觉得非常蹊跷,但是也十分清楚事态的紧迫性,因为传染源没有找到,就意味着疫情在继续传播。”宿昆说,重庆市疾控中心派遣专家立即赶往该地,却发现1月14日发病的超市服务员病例A和1月16、17日发病的夫妻病例BC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三例病例均为本地人,既未去过疫情地区,也找不到感染源头和感染场所,与他们发病前14天之内接触过的人中也没有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
无症状者是否也具传染性?
正当调查陷入瓶颈时,医务人员发现,有一名25岁的重庆男性D曾与其中的夫妻确诊病例BC有过接触史,且他在武汉打工,于1月7日返回重庆,但由于没有任何症状,在医学观察14天之后被排除作为传染源的可能。
由于疫情初期对其认识有限,再加上国家相关技术文件并没有要求对无症状的武汉返渝人员做核酸检测,所以D只是医学观察。那么,他会不会是传染源呢?调查组开始了进一步的求证工作。
尽管D一直坚称自己身体健康且无症状,不会感染新冠肺炎,1月25日,医务人员依然决定对D进行采样。
“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表明他是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宿昆说,“这也就说明在18天时间里,D虽然一直没有症状,但却携带了新型冠状病毒,是重庆发现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也是全国无症状感染者发现的早期案例。这一发现意义重大,不仅证实了我们的猜测,也增加了我们对新冠肺炎这一传染病的认识,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和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引起疫情传播,为国家和重庆市优化防控方案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确定D是无症状感染者后,医务人员围绕D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最终发现D在1月8日和1月9日曾经去过超市服务员病例A所在的位于负一楼的超市,并与A在其工作的服装区有过接触。该男子还在1月8日和9日参加家庭聚会,与夫妻病例BC二人一起吃饭和打牌。至此,ABCD四个病例之间的传播链条得以确定。
隔离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宿昆介绍,正是由于无症感染者D的发现,调查组迅速将这四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切断传播链条。最终发现超市服务员病例A的同事E也出现了发热等症状,并于三次核酸检测后确诊。最终发现了包括E在内的多个病例和以上ABCD四例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宿昆解释,目前,重庆每个区县都设置了集中隔离观察点,就是为了能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就像对人群做外科手术,通过调查处置,将病人、疑似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医院,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使传染源和潜在传染源都得到管理,控制人群中其他人发病的风险。” 宿昆表示,自疫情发生后,重庆已对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头,排查管理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立的政策可以使数以万计的市民免于发病。“因此,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家人负责“。
宿昆强调,尽管近6天重庆新增确诊病例零新增,但防疫风险仍不能掉以轻心。广大市民要继续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少出门、不聚集。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密闭场所,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出门务必要戴好口罩,勤洗手,注意手卫生。(俞芳 王祉漪)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