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到管理岗位,从中部到西部,27年的教学生涯对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党总支副书记陈绍斌来说既漫长,又短暂。如梭的光阴见证了他从青涩到成熟,也见证了他对教育事业不变的初心和笃行的步履。
1992年,大学毕业的陈绍斌来到上栗县长平乡石溪中学,担任物理教师,开始了在三尺讲台的辛勤耕耘。在石溪中学任教11年后,他被调至福田中学任教。2008年8月,陈绍斌响应号召报名援疆,被组织选派到新疆克州二中支教。从此,他的另一番精彩人生便开始了。西北边陲,艰苦程度远远超出想象:气候干燥、风沙大,沙尘暴三天两头光临一次。陈绍斌初到新疆时水土不服,嘴唇干裂、鼻子出血等现象时有发生。但他总是积极乐观面对,把所有精力放到工作上。认真研究教材,关心学生,努力使课堂更加高效,并利用课余时间无偿给学生辅导成为了他在克州的日常生活。
经常有人问,青春应当是什么样子?也有人问,奉献应当是什么样子?笔者认为,陈绍斌老师就是青春和奉献的最好实践者。身处乡村基层一线,他没有选择离开;面对黄沙漫天,他没有选择退缩。难道是因为他没有选择去更好的地方工作吗?恰恰相反,他正是作出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才有了今天如此精彩的人生华章。
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教师之重要,就在于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工作重要性。只有优秀的教师越来越多,人才才会涌现的越来越多,只有人才多了,社会才能前行,国家才能进步,民族才能复兴。
培养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引领,需要标兵。陈绍斌老师就是千千万万名优秀教师的标兵与楷模,也必将带动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才扎根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让优秀的人愿意从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通,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才能真正使我国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是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兴旺。而以陈绍斌老师为标兵的全国千万优秀教师就是先行者、领头羊。(通讯员 柳霞)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