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韩国电影《寄生虫》的北美发行商如此回应“冲奥”:若非现在,更待何时?15天后,第92届奥斯卡奖评选尘埃落定。《寄生虫》勇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4项大奖,一举迈入全球电影史册。如此压倒性的胜利,确有几分生逢其时的意味。
回顾2000年以来的奥斯卡奖,如果说前10年尚是浮沉雅俗间的平衡,那近10年则有着难掩的失落与迷茫。颁奖典礼收看人次跌破2400万,不及巅峰期一半;评奖结果被批评视野不够开放,在“过时”与“过气”间反复横跳。急于重振话语权的奥斯卡奖,连续3年以《月光男孩》《水形物语》《绿皮书》示好少数群体,却又陷入矫枉过正的泥沼。
与此同时,奥斯卡奖背后本土电影工业的头部阵容愈发单一。对于好莱坞来说,做大市场和输入新血同样重要。但近年,北美电影市场放眼望去尽是续集、衍生、翻拍,难免有“吃老本”的嫌疑。与此同时,流媒体的勃兴也给传统的奥斯卡奖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危机感。
因此,奥斯卡奖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必须在全盘保守与彻底革新之间找到一条具备话题性的中间路线。由此,奉俊昊迎来了他的历史性胜利。今年,奥斯卡奖将外语片奖项更名为最佳国际影片奖,显示出一种评选时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包容的姿态。同时,《寄生虫》所探讨的贫富差异现象是普遍的社会议题,能带来更多的观影共鸣。
从影片本身看,《寄生虫》是一部典型的类型电影。在剧情推进上,相比于逻辑更重视整体寓意,人物塑造上更重功能性而非角色的个性。在剧作层面,一切为制造朴姓夫妇和金基泽一家的阶层冲突服务,加之影像上将阳光房和地下室无时不刻的对仗展示,对观众情绪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通俗易懂的剧情,令《寄生虫》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情绪化的镜头语言,则让受众在观影过程中更容易认同影片宣扬的价值观。而这两点,恰好是好莱坞工业化电影最希望被人继承的衣钵。
而从今年入围名单看,除开“奈飞”系,剩余的夺冠热门有《小丑》《婚姻故事》《好莱坞往事》等。但是《婚姻故事》跨不过横亘在远方的高山《婚姻生活》,《好莱坞往事》则暮气弥漫。
《小丑》与《寄生虫》讲述的是同一个时代的议题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