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众欢迎并需要茶文化
“这个展柜里的中外古茶书,是我从英国、法国、日本和德国等地,花了不少钱淘来的,比如这部日本大典禅师的《茶经详说》……”
8月10日下午,来自北京、南京、重庆的十多位茶友,慕名观看了这个茶书展。主要策展人、茶文化专家周重林向他们介绍。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为其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古今中外茶书所吸引、所触动。
一个关于茶书的展览为何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的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目前,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多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而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辈在古代就为后世留下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冲泡用水、器皿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有漫长的饮茶史,也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不要说普通人,即便是研究茶文化几十年的专家,也没有一次性见过数量如此众多的茶书。举办这样的茶书展,就是要让人们看见茶文化的样子,让大家知茶爱茶。”周重林说。
在书展上,被中外茶人奉为圭臬的陆羽《茶经》,主办方收藏了世界各地出版的《茶经》近60个版本,这次茶书展展出了4个不同时期的版本。看了这个线下书展,一本本真实的原装茶书出版物,令不少观众纷纷感叹中国茶文化的古老及其早已产生的世界性影响。
目前,茶文化距大众仍有距离,不少年轻人因为缺乏引导,对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既不了解,也缺乏认同。正因如此,“看见茶文化”书展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走进猫猫茶书馆观展,可以看到它分设有“世界三大茶书”“茶与世界”“古茶树与古树茶”“茶马古道与普洱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云南的复兴”四大专题。
书展主办方、云南茶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茶业复兴”,目前收藏了5000余册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出版的茶书,其中有300余本是珍稀古籍,包括了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从十八世纪以来出版的原版茶书。
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国茶文化,“看见茶文化”茶书展为常设展,免费向大众开放,展期两年,此次茶书展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茶书专题展。
茶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看见茶文化”书展的举办在让各界叫好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茶产业的进一步思考。
“图书可以体现茶叶的文化价值,宣传茶叶的文化价值,赞美茶叶的文化价值,这三个价值的实现就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勋儒说。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发源地,全省多地至今还保存着树龄上千年的古茶树。记者曾经造访过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万亩古茶园,那里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种植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2012年9月,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世界范围内只有4个茶园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现在它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一个产业要做大做强,最终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对茶产业而言,也是一样,有道是茶叶有价文化无价。
近年来,云南茶产业之所以得到较快发展与同时倡导弘扬茶文化有很大关系。
1987年,由云南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木霁弘和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的徐涌涛、李林组成的一支青年考察队,在金沙江畔、滇川藏结合部做民族语言文化调查时,发现了一条古代流传下来马帮运输通道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