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山东省沂水县沙沟镇全面推行公益电影村村到工程,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免费电影放映,引发各界一致点赞。政策执行至今已放映304场,受益群众2万余人,今年的公益电影真的是“叫好又叫座”。
据沙沟镇放映一队队长刘洪文介绍,今年电影播放前,镇文化站通过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老百姓家里走访观众,了解群众是否喜欢看电影,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以及对电影放映形式和放映内容是否满意。根据调研情况,报县电影公司精选100部影片再入村联系群众实行菜单式点片放映服务,这样送下乡的公益电影往往适销对路,对村民有足够吸引力,此项工作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更有效地对接及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街坊邻居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影片,品尝丰盛的“光影盛宴”,着实过把“电影瘾”。
与公益电影在往年遇冷不同的是,今年公益电影已成为当地政府开展公益宣传的有效载体,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据了解,该镇通过政府采购、电影队放映与群众免费观看相统一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公益电影“有人放无人看”的困境。
该镇聘请了2名有责任心、有公益意识的放映员,在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达到五规范(放映人员规范、放映设备规范、放映节目规范、映前宣传规范、放映现场操作流程规范)后到所承包的村庄开展放映业务。县电影公司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农村公益电影的放映场次、观众人次、经费支出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立体考评,并实行奖优罚劣,不断加强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放映期间乡镇文化站主动积极协助各农村放映队做好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公益电影放映详情,配合村委会认真组织群众观看,接受群众监督、举报,确保放映不走过场,实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效益的最大化。
“公益电影既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传播科技知识,又要很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让公益电影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让其成为传递党和政府温暖的重要载体,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县电影公司赵彦说。
据介绍,为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提高群众观影质量,从今年开始,一是每次放映不得超过“两部科教片和一部故事片”,科教片不得在故事片后放映;二是每支放映队免费为群众提供不少于20个观影座位;三是待天黑和观影群众聚集后才能够放映,放映前和放映中都要通过卫星定位和无线传输系统,将放映现场位置以及银幕、观众照片等信息实时回传并统计,实现了农村电影放映“千里眼”管理服务,打通了监管末梢、消灭了监管盲点。
笔者认为,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和获得感,应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的实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为引导农村党员在村级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贫困户强本领精准脱贫,沙沟镇通过公益电影搭平台,大力开展农村党员红色教育、带头致富能力培养、贫困户技能培训、村党员干部创业富民等活动,把党员教育示范开展到电影现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当前,社会文化消费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已经成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因子。观众代表、一线放映员及相关部门建议,公益电影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需转变思维,创新机制,给予观众更多获得感。一是由室外看转变为室内看,加快推动农村观影场所建设。目前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基本以流动服务、户外观影为主,观影保障能力和条件很难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建议围绕深入推动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一些条件好的小城镇和城郊园区,鼓励和扶持开展影院建设工作,不仅能够切实提升文化惠民服务能力,也可为进一步推动公益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条件。二是,探索公益电影与商业电影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公益为主、商业为辅”的运作方式,在完成公益电影放映场次的基础上,选择新上市的、农村群众喜欢看的影片,低于城市票价售票放映,满足不同层次农村群众的观影需求,使电影院线公司通过商业放映获得收益,并用其收益不断提升农村公益电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农村公益电影可持续发展。(武玉坤)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